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财政部印发《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美国管理会计师(CMA)成管理会计应用指引重要参考工具

http://zige.eol.cn  来源:高顿财经  作者:  2017-10-24    

财会类 金融类 医药类 建造类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应用指引中总结并提炼了目前在企业中被普遍应用且较为成熟的管理会计工具,指导各企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出台正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出台正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意义

  1、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应用指引作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指导意见和基本指引的具体体现。应用指引的制定将为单位如何正确、有效地选择和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提供一些借鉴或参考。

  2、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人力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双重挤压下,通过制定应用指引,可以系统地提炼并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对今后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强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挥竞争优势。

  3、推动我国管理会计走向世界。纵观国际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西方国家做了大量的探索。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先后出版了领导力与道德、技术应用等管理会计公告,但这些探索都只能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未能使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形成系统和完整的体系架构。而我国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是一套立足于管理会计实践、服务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可以提升我国在全球管理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管理会计发展历程回顾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已经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有了高度的重视。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要在未来的3-5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

  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从顶层设计迈向落地实施。

  2016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指出管理会计已经成为我国会计行业紧缺人才,并提出要在2020年前,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2016年12月,财政部就起草《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印发了征求意见函。

  2017年10月,财政部正式印发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推动我国管理会计走向世界。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助力我国管理会计发展

  在此次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制定的过程中,财政部共收到了反馈意见74份,积极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其中各部委3份,地方财政厅(局)会计处18份,我部驻各地专员办5份,咨询专家21份,企业意见22份,个人3份,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各1份。

  其实早在2014年我国财政部就已经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有了合作交流,财政部代表团前往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全球总部取经。此次交流深度探讨了管理会计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企业绩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管理会计在全球及中国的发展情况、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IMA在中国的发展等问题。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成立于1919年,其建立的专业认证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是目前全球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的权威认证。我国自2009年正式引入CMA证书以来,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将管理会计纳入人才紧缺的行业中后,越来越多的财务人选择报考CMA证书。

  CMA证书因其高含金量和完善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被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各大型企业所认可。许多财会岗位招聘时,都将持有CMA证书的财务人列为首选人才,这也成为了财务人晋升财务高管的敲门砖。

  随着我国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进,作为财务人,就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转型并助力管理会计的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本文系高顿原创作品,作者Irene,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文章来源:高顿财经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财会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