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广州制定“风险防控”三年大计:明确监管范畴、利用科技手段、引育金融人才

http://zige.eol.cn  来源:高顿财经  作者:  2018-05-29    

财会类 金融类 医药类 建造类
  定下风控三年计明确监管范畴
 
  日前,广州金融工作局对外披露《广州市决胜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成为我国首个出台防控风险攻坚战行动计划城市。
 
  且金融局还将建设广州金融风险防控中心纳入计划中,成为我国首个地方监测防控平台,进一步建设广州地方金融大数据库,挖掘各类金融信息,做好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工作。
 
  进一步升华地方金融监管体系
 
  《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充分发挥防控风险的会议制度,在统筹地方资源、防范重大问题上明确监管工作的范围,将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区域性股权市场、资产管理公司、P2P、地方交易所、农资互助合作社、社会众筹、私募投资等金融机构统一划归到地方金融监管的工作范围中。
 
  建设“联席监督”工作会议制度或是一种暂时性的过渡方式,最终还是会以地方性金融执法为主导反向落地金融局,将上述十类行业归于地方金融局监管范围的信号已经发出,这一点将更便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行驶监管权力,做好监管工作。
 
  同时计划还强调,发挥金融风险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作用。在研究市级层面的金融监管、风险防范、全力化解等问题的工作上,协调各部门之间、市级与国家级部门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互监督、合力监管,达到共同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首个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中,需要建设的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是国内首个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其中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纳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与互联网等金融监管科技手段,不仅强化了监测中心的监督工作能力,更是提高了监督效率与水平,实现了“发现——提示——处置——继续”的封闭式管理,形成具有“广州模式”的特色监控,从而在国内掀起剧烈反向,具有良好“地方机构监管风险”的导向效应。
 
  同时,防控中心还打造了一套新的监测防控系统“金鹰系统”,在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接入监管范围的工作中,实行分期、分批“录入”计划,对成本与营收给予适当补助。
 
  制度创新、系统更新、人才也要引进
 
  在制度上创新、在系统上更新,当然也要在监管人才上做出进一步的跃进。
 
  金融人才向来是市场较为抢手的人才类型之一,回首近五年内,一步步多少城市地区加入人才“抢夺大战”中,抢科创人才、财务精英、教育培训,面对CFA、FRM证书持有者们更是“虎视眈眈”!
 
  广州为引育30名金融领军人才、300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1000名金融高级专业人士,对金融人才给予5万到30万不等的安家费与资助。
 
  同时还鼓励甚至让其享有优先参加市组织的“金融人才赴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地学习培训”的活动。
 
  非广州户籍的金融人才,在购房、购车与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广州市民同等待遇。
 
  抢不到人,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如今除去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地区下达人才优待政策,广州此时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激化人才缺口所带来的实质化矛盾与危机。
 
  金融风险管理师,是目前针对风险管理领域最有效、最具话语权、最具权威性、最具专业性岗位之一,高顿FRM考试研究中心冯老师表示,FRM人才将在未来十年人掀起一波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波浪,将人才危机推向至高点,这不仅意味国家经济危机将发生不稳定可能性,更对市场与整个社会发出呼喊,关于金融人才的可调性、可转移性、可培育性。
 
  防控中心相关制度的完善工作,将对风险隐患、评判给予重要激励,监管是一把双刃剑,及时反映、依法处理是重中之重,及早干预与预防也是监管工作的“重头戏”。
 
  广州风险防控计划的启动,从防控监测中心、信息监管平台以及嵌套的金融机构,各部分、各领域都需要一股新鲜的力量加入,只有做好基本的人员工作,之后的监测预防工作才能正常开展。
 
 
  ▎本文系高顿原创作品,作者Luvian,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
 
  文章来源:高顿财经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财会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