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cpa和cma哪个含金量高?选择哪个证书比较好?

http://zige.eol.cn  来源:高顿财经  作者:  2018-03-14    

财会类 金融类 医药类 建造类

  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有很多工作将会被机器人所代替,不止是财会行业,整个社会都需要的有素养、有职业能力、有潜力的高级人才。而拥有CPA、CMA证书的高级财务人才都是经过了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有将理论知识精巧的运用在工作中的能力。那么,cpa和cma哪个含金量高?选择哪个证书比较好?高顿君结合两者的对比,为大家分析一下。

cpa和cma哪个含金量高?选择哪个证书比较好?

  先从证书简介、考试科目及薪资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比对,详情如下:

  一、证书介绍

  CPA注册会计师证书

  CPA是注册会计师证书,是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唯一拥有签字权的执业资质。持有CPA证书的财务人在备考的过程中在专业阶段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又在综合阶段掌握了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及知识的合理运用的能力。

  近几年随着CPA考试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加,CPA考试已经越来越接近实务化。CPA难度大通过率低,让它的含金量变得越来越高。能从百万注会备考大军中脱颖而出的人才,不仅仅代表其具有了专业的理论知识,更是这个人毅力和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体现。这样的高级人才符合当代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的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的价值。CPA证书作为财会行业的黄金证书,代表着财会行业的高端人才,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极高。并且取得CPA证书的财务人就业范围也比较广泛,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都是CPA持证人的择业方向。从事的工作岗位相较于普通的财务会计来说也更为专业、更为高端。

  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

  CMA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是我国唯一正式引进的管理会计师证书,被全球180多个国家的企业所认可。自2009年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进,我国现在已有上万名财务人取得了CMA证书。目前财会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阻碍,低水平、低工作能力的财务人已经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而管理会计则因其独特的工作职能,逐渐成为财会行业的高级人才,是大型企业争相想要获得的宝贵财富。

  持有CMA证书的财务人通过对于管理会计知识体系的学习,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工作岗位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从财务分析、财务预算到决策层面,管理会计都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他们在获得证书之后的工作岗位都偏向于企业的管理层,而企业的管理层掌控着企业的命脉,这就使得CMA证书的持证人成为企业要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必备人才。很多持有CMA证书的财务人都进入到了世界500强,栖身高级人才的行列,薪资水平也相较于未持有CMA证书的财务人来讲高出了很多。

  二、考试科目对比

  CMA中英文双语;两门课程,Part 1《财务规划、绩效和控制》Part 2 《财务决策》;

  一年有3个考试窗口参加考试,可以在一年6个月内参加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参加考试。

  CPA考试的难度非同寻常,考试科目: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科;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二)。

  三、薪资情况对比

  【CPA行业分析及展望】数据显示,2015年全行业合伙人平均工资薪酬为11.3万元,高级经理平均工资薪酬为25.4万元,经理平均工资薪酬为15.3万元,其他人员平均工资薪酬为8.2万元。而CMA全球学员和准会员的薪酬普遍超过各行业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在IMA与国家外专局在“中文CMA项目认证”第二轮签约仪式上,IMA首次公布了中国区薪资调查结果,CMA持证者平均工资216,127元,而非CMA的平均工资为156,788元。CMA持证者的薪资比非CMA高出38%,总薪酬高34%,部分年薪高达80万元。

  除此之外,CMA薪资的涨幅也十分具有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80%的CMA学员在此前12个月内得到加薪,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加薪幅度至少达到20%。

  总的来说:

  CPA更侧重在审计上面,而CMA侧重在管理会计,从事的领域和工作都各不相同,涵盖的知识点也不同。

  文章来源:高顿,更多最新的CMA资讯,请关注高顿网校。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文章来源:高顿财经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财会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