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CIA考试黄金冲刺50天

2009-12-23 15:47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9月19、20号,对于广大的CPA考生来说终于解脱啦!今年是新制度的第一年考试,有些朋友说难,有些朋友说还好,该对答案的想必已经在一考完这两天已经对好了,估分也估得差不多了,想必很多刚考完试的朋友或许还在兴奋中,或许还在懊悔,或许还在捶心,但一切都过去了,这几天大家就好好休息一下吧。从10月1日,建国60周年纪念日开始算,接下来,就是CIA的黄金50天冲刺时间了!

  对于很多CPA考生来说,他们也是CIA的被考生,大家奋战CPA已经觉得心力交瘁了,然而不到2个月后,又要迎来CIA的考战!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但其实,如果你掌握了方法,即使前面一页书都没看过,通过CIA考试,只要50天,一切皆有可能!

  复习前,我们要搞清楚,这四门科究竟主要考的内容是什么,根据CIA学习卡的概述,对于整个考试,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的内容:

  第一科,基本是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实务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的标准以及道德规范的内容,第二个内容是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科,实施内部审计,顾名思义,考的就是内部审计师如何去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内部审计活动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可以运用什么工具,这科的内容考的基本上都是实务性很强的操作性题目,考得比较灵活。

  第三科,前面的经营分析部门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管理理论:领导学、组织行为学、全面质量管理、预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预算、环境审计,还有经济法律知识等等,信息技术部分则主要考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四科,国内出题,涉及的是宏观的经济学,部分的管理学只是,还有就是我们国家国内的财金体系、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审的准则、法规,近年来,第四科逐步把前三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融入,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其实,CIA考试的四门科并不是截然分开,一、二部分以及二、三部分都有内容重合的地方,更重要的是,CIA考试和国内考试不一样,它没有所谓的教材,更加没有每章每节的内容划分,因此,各位考生更应该转变考试的思路和复习的方法!

  CIA50天的备考总结出了三大黄金法则:

  一、紧靠红皮书《框架》。《框架》是考第一、二科的考生必看的,如果说第一科所涉及的《框架》相对理论,则第二科就是《框架》的标准、实务公告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的考察最灵活的诠释。很多考生说看了书等于没看,做题还是蒙,那大多数是只看辅导书,没看《框架》的缘故。今年的红皮书进行了修订,把前版(2005年版)进行了删减,只保留由IIA按照适当程序制定对策权威标准,我们估计,今年的考试有不少题目会按照新标准来考大家,因此,建议大家最好看修订后的版本。

  TIPS 1:由于语言相对枯燥,因此,看红皮书不建议正儿八经地去读,建议在悠闲,心情放松的时候看!这里强调是看,不要去背!吸收,内化,领悟其精神是根本!

  二、正确地使用书。上面提及过,CIA考试是没有教材的,在国内,我们推荐的是中国内审协会的指定辅导书第四版,每科一本,中英对照的,其他书,建议在CIA考试复习期间暂搁一边。

  这个CIA指定辅导用书是按照每科的考试大纲进行编写,对其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解。但我们认为,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对于刚经历过CPA的锻炼,之前从来没有看这套辅导书的考生,没必要执着书从头到尾看一遍,当然,部分一目十行,看书有超级吸收能力的考生除外。

  TIP 2:我们把这套书更多地定位为——工具,配合做题的工具。在我们做题的时候,把书放在旁边,碰到不懂的知识,再去按图索骥,这样一来,省时,而且自己更能把握薄弱的环节进行攻破。

  三、题,题,题,最后还是题。做题是每个考试复习必备的,尤其,对于CIA考试,更加是重中之重,做题应该在最后50天的冲刺复习中占有70%!因为CIA考试是从题库抽题的方式,美国人灵活,但也很懒,他们不如中国的出卷老师如此挖空心思地去找些考点,然后每年去变幻着出题。因此,题是会重复出现的,而且绝大多数是一字不变的原题出现!

  现在网络上CIA的题是非常地多,几乎每科估计都能找到上千的题,但作为考生,其实并不清楚这些题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时候的题,是2004年考试大纲大改前的还是之后的,这点非常重要。天下即使有免费的午餐,但大部分是馊的!此外,有些资料的题目把知识点分得很细,这也是没有必要的,真正的考试题目是综合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