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考试企业财务审计第一章基础讲义1.4

2013-04-16 15:44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第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四节 应收款项和其他账户审计

  一、应收账款的审查(P236)

  1.取得应收账款明细表

  (1)审计人员应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财会部门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明细表上应包括客户名称、欠款金额、拖欠时间等内容。

  (2)审计人员应对明细表总数进行验算,与应收账款总账和报表进行比较,如果三者金额不一致,则要求财会部门找出差异存在之处及原因。

  2.运用分析方法进行审查(P237)

  (1)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每个主要客户的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百分比、应收账款账龄、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的百分比、坏账费用占赊销净额的百分比;

  (2)将本期应收账款的余额与上年度相比,了解其变动趋势;

  (3)将本期期末应收账款占本期销售额的比例,与上年该比率比较;

  (4)将本期赊销收入净额占平均应收账款金额的比率与上年比较。

  3.函证应收账款(P237)

  (1)函证目的

  函证是对客户是否存在,以至资产是否存在的最好证实。

  (2)函证的范围和对象

  金额较大,拖欠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要作为必须函证的项目。

  如果内部控制有缺陷,以前函证发现重大差异或采用否定式函证,则增大函证范围和数量。

  (3)函证方式

  ①肯定式或称积极式函证

  向债务单位发函后,请债务单位必须向审计人员回函,答复询证函上所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

  ②否定式或称消极式函证

  向债务单位发函后,请债务单位仅在结欠金额有错误的情况下回函审计人员。

  在审计工作中,两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③在采用肯定式函证方法时,如未能收到对方的回函,则应继续发函或派专人前往调查.如果债务单位的复函与账列欠款额有重大差异的。也应作进一步调查。

  ④当审计人员收到所有调查回函后.应编制应收账款调查汇总表。将表中数字与应收账款明细账、总账核对,以查明应收账款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例题10·多选题】(2010年试题)审计人员通过直接向应收账款债务人进行肯定式函证,可以证实的内容有:

  A.应收账款债务人是否存在

  B.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是否健全

  C.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正确

  D.应收账款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

  E.应收账款收账政策是否合理

  【答案】AC

  【解析】函证是对客户是否存在,以至资产是否存在的最好证实。

  (4)不宜函证----采取替代程序

  对于有些债务单位,由于其单位性质、地点或其他原因不宜发函询证的,也可以采取其他验证方式。如审查合同、定货单、货运单据、销货发票以及其他单据,以证实应收账款确因实际销货而发生。

  (5)函证过程的控制

  向债务单位的函证过程均由审计人员控制。

  【例题11·单选题】在审查应收账款过程中,控制函证过程的人员应是:

  A.财务主管

  B.出纳人员

  C.审计人员

  D.销售人员

  【答案】C

  【解析】向债务单位的函证过程均由审计人员控制。

  4.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P238)

  (1)函证回函认可函证金额

  函证回函认可函证金额,说明原账面记录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是真实、正确的。将询证回函编入工作底稿,作为审计证据。

  (2) 函证回函认可的金额与函证金额有差异

  函证回函认可的金额与函证金额有差异的,审计人员应对此进行分析,并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产生差异的原因:

  ① 由于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

  其表现形式:

  一是询证函发出时,债务人已经付款,而被审计单位尚未收到货款;

  二是询证函发出时,被审计单位的货物已发出并已作销售记录,但货物仍在途中,债务人尚未收到货物;

  三是债务人由于某种原因将货物退回,而被审计单位尚未收到;

  四是债务人对收到货物的数量、质量及价格等有异议而全部或部分拒付货款。

  审计人员要针对不同情况,审核期后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或相关销售退回的明细账记录。查明相关款项或退回的货物是否收已经收到。

  ②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

  审计人员应该核实相关货运单据、销售发票和其他单据,查实被审计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正确。

  ③存在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

  被审计单位虚增应收账款从而达到虚增营业收入和虚增利润的目的;或低估应收账款以达到低估营业收入、低估利润和少交税金的目的。

  审计人员应核实销货合同、发票和发货单位等并加以证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