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视角看会计的漫长变革

2009-12-15 15:31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当我们热议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时候,有一大群基层会计工作者正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却是我们会计改革30年不可缺少的实践者和亲历者,他们从微观视角真实地见证了漫长的变化。罗开富就是其中的一位。

  1968年,罗开富从成都商业学校毕业。“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那个时代的特有观念驱使下,年仅20的他从城市来到一个偏远的贫困县——当时由四川省管辖的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黄溪乡。由于在校学习的是商业会计专业,罗开富顺理成章地在当地的供销社当了一名会计。这一千就是整整39年。

  工作方式越来越先进

  “来到供销社,一桌一椅一算盘,这就是当时的工作条件。”罗开富至今还记得。在1980之前,会计人员算账没有用过计算器。记账,自然也是一纸一笔,手工记账而已。

  1983年9月15日,国家审计署正式成立。由于黔江县审计局缺少人手,罗开富于1985年来到审计局工作,成为一名审计人员。他的工作从记账变成查账,就是要弄清楚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尤其是审查专项资金有没有专款专用。

  对记账方式的革新,历经角色转变的罗开富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说,起初手工记账的时候,翻完账本查完账至少也要花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罗开富记得很清楚,自从各个单位使用电脑记账之后,审计人员仅用两天时间就能把资金审查,因此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来仔细核查传票。即便一开始电脑记账并不十分完整,还要不时翻一下纸质账本进行核对,但是也要比以前节约很多时间。

  日历越往后翻。越发现时代的进步。他说,现在电脑账本已经记得非常全了。用电脑记账、在电脑上查账、用电脑分析财务报表,工作效率提高的速度让他都感到吃惊。现在国家都要求上市公司报送XBKL数据了。

  账越来越规范

  在供销社,罗开富负责的是最基础的会计工作——记账、算账,工作地点就是地主的关庙。罗开富说,会计是参谋、内当家,通过报表分析为领导出谋划策。但是。当时会计人员的素质并不高,一些老会计甚至只凭印象做账,总是出差错。核算不准确。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开始重视基层会计人员尤其是提高基层会计领导的培训工作了。罗开富还记得。当时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会计股长,也需要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在他的印象中,从1983年起开始进行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考试,之后,又有了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看起来只是一些考试,实际上。是对会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账越来越规范。”后来改做审计工作的罗开富深有体会。罗开富的一大兴趣是查“烂账”。这里的烂账不是假账,而是特指不太准确的账,有时候甚至只有一分钱的差别。账本规范的直接好处是审计工作轻松了。

  在外部力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情况下:罗开富清楚地记得,单位领导开始重视会计工作的规范问题。他说:“以前,总是应付,写简表说明就交了。”后来,单位领导对会计的基础工作要求很严,包括单据如何填写、硬件是否齐全、传票的装订、账本的保管等等,而且培训会计人员,并要求必须写财务分析报告。

  工作了39年的罗开富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会计科目越来越细,尤其是扶贫资金。他说。会计就是反映单位各笔开支,如果会计科目越来越细,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做假账,方便审计人员对资金流向的追踪。最终目的还是保护经济的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