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复习个体心理与行为(2)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考试大  2010-04-20    

财会类 金融类 医药类 建造类

  人格、情境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格是一种结构化的内在系统,它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能够对个体的反应特点和体验特点进行调控。其次,人格是稳定的,虽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体验特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贯穿一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如一个“外向”的人在大学期间表现为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交活动,喜欢与朋友聚会,野餐等;到了中年,他可能表现为热心公益活动,经常邀请好友在家小聚等。从其行为表现方式上看,这个人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外向性”的特点并没有变化,而是保持相对的稳定。第三,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这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都保持一致,而是说个人的目标和行为倾向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具体的行为可能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个体内心的自我认同,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知觉和组织方式,以及个体的个人目标则很少发生变化。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即内心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意识到这些动机,然而,某些动机也会产生非意识层面。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本质就在于对这些行为产生的内在来源以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冲突的关注。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假设的数据主要来自临床观察和在治疗中对个人进行的深入的案例研究,他通过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病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正常人格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格的差异在于人们对待基本驱力的方式的不同。为了揭示这种差异,弗洛伊德描绘了人格的两个不同部分——本我和超我——之间一场无休止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由自我来协调。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和谐,是健康人格的前提。而推动个体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则是被弗洛伊德称为力比多的东西。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力比多就是性能量。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自我实现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才智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例如罗杰斯,马斯洛和霍尼等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马斯洛更是将自我实现置于其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自我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建设性、指导性的力量,驱动个体不断扩展自我以及做出积极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驱力有时会与获得自己和他人认可的需要发生冲突,尤其在个体觉得必须服从某些约束或先决条件才能得到认可时。罗杰斯,马斯洛和霍尼理论中一个共同而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都强调自我实现和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另外,人本主义理论被认为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与存在性。

  相关辅导:
  2010年经济师考试备考资料、学习方法汇总
  2010初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复习指南个体心理与行为汇总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财会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