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考几科?cma好考吗?cma自学通过的概率大吗?

优财官网
2018-05-14 17:31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科技的发展运用,管理会计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已从参与者转为对整个流程的引导者。引领企业发展,整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形成综合的报告体系。也就是将大数据分析运用到管理会计中,嵌入现有商业分析法,以生成新信息和构建商业洞察力为目的分析原始数据。整合技能、技术和实践,不断探究和调查过去的商业绩效以获得洞察力和推动商业计划。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是IMA协会于1972年推出的针对管理会计领域的全球专业财会认证,是目前全球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权威的证照。那么,CMA考几科?CMA好考吗?CMA自学通过的概率大吗?
 
  CMA考几科?
 
  CMA考试科目只有两门,分别为P1-财务规划、绩效与控制;P2-财务决策,具体如下:
 
  P1-财务规划、绩效与控制 包括了:A.对外财务报告决策(15%);B.规划、预算编制与预测(30%);C. 绩效管理(20%);D. 成本管理(20%);E. 内部控制(15%)。
 
  P2-财务决策 包括了:A. 财务报表分析(25%);B. 公司财务(20%);C.决策分析(20%);D. 风险管理(10%);E. 投资决策(15%);F. 职业道德(10%)。
 
  CMA好考吗?
 
  CMA考试科目虽少,但考试难度却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性强。CMA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试题上面。所有试题都来自于世界500强的真实案例,要想掌握CMA,要想真正做到实际应用,就必须不断提升分析、判断、应用、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二、系统性强。CMA所有知识点都相互联系,P1、P2前后呼应,要想真正掌握CMA的知识体系,就必须知识扎实、技能娴熟还要有战略眼光。
 
  三、C级考题增多。C级是CMA考试难度的高等级,它着眼于考查考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信息综合、状况评估及以及提供战略层战略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
 
  很多考生考后反馈,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太短了、内容太广、考察点太细、案例多、都没有时间答题、最后20道题完全都是蒙的、P1为何会考P2的内容等。因此,CMA考试科目虽少,却不是一个容易的考试。

  CMA自学通过的概率大吗?
 
  前面已经说过CMA考试难度很大,但也有不少人想通过自学来学习CMA,那么CMA自学通过的概率大吗?
 
  我们都知道自学是没有学习氛围和互动空间的,如果看不懂是无法直接进行提问或询问的。对个人的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你不是有超强的自制力是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学习进度的。还有自学在做题的时候因为旧题只有答案没解析,所以计算题做的挺煎熬的,完全靠自己捉摸,在书中去找知识点,如果捉摸出来那就还好,琢磨不出来,那就头疼了。
 
  作为职业教育,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获得职业上的发展和晋升,所以对学员来说一个很好的人脉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而自学是无法像报班学习一样可以拥有很大的人脉平台的。不过自学和报班学习的最大差别还是在于通过率,自学的通过率目前不到10%。而且自学成本一点也不比报班学习的低,因为如果没通过,再进行补考,整体费用核算下来就已经与报班的成本一样了,补考的费用可是很高的哦。而且你要多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成本,你所享有的服务也大不一样了。
 
  今后随着CMA考试难度的增加,相信自学CMA的通过率还会走低,而CMA的热潮仍然在持续,相信报培训班的学员将会越来越多,毕竟没有哪一门学科光靠自己就能做到无师自通的。
 
  其实CMA的相对优势不在于证书本身,而在于证书所学内容和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这除了取得证书以外,还需要比较多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需要压缩考证时间,花更多的精力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CMA知识内容体系,将之转变为个人对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的理解和经验。
 
  人工智能将开始改变财务职能,进一步打破财务系统的局限性,实现即时分析、动态规划和智能模拟,并通过简化业务流程、将信息转化为可操作的业务指导帮助财务人员实现转型和升级。所以广大传统财务人员,要想不被人工智能取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
 
  申明:本文由CMA培训专家-优财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