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报考CMA?CMA报考条件有哪些?

http://zige.eol.cn  来源:高顿财经  作者:  2018-06-05    

财会类 金融类 医药类 建造类
  CMA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的英文简称,其含金量高,报考门槛低,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一时,就可以选择报考。每年CMA报名阶段,都有大量的考生选择报考,那么CMA到底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报考CMA?
 
  CMA是什么?
 
  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认证,英文全称是 (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自1972年成立至今,已有40多年发展历程。在国际上,CMA与CFA、AICPA合称全球财经领域三大黄金认证,能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同时,为了大力培养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外专局特意引进了管理会计证书-CMA,并且得到了政府、企业、财务机构、研究团体的一致认可。
 
  CMA能带来什么?
 
  IMA日前发布2017年全球薪资调查,结果显示,CMA持证者的收入相比未获该认证的同行高出45%。该调查基于来自全球81个国家的2500多名财务专业人士的回复,其中超过80%的调查对象认为,CMA认证为他们带来了新的职业发展机遇并助力他们成为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调查还显示,CMA认证在年轻从业者中的优势最为明显,20至29岁的CMA持证者底薪和总薪酬分别比未获该认证的同行高出50%和50-61%。这表明,雇主将雇员在该项目中所培养的能力视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宝贵财富。
 
  截至目前,中国民族证券、重庆长安汽车、IBM、卡特彼勒、摩托罗拉、海尔集团、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用友软件、强生、西门子公司、用友软件、统一企业、同方技术、方正集团、康明斯等企业非常多的职员参加了CMA认证项目,更视CMA资格为衡量专业财务管理者职业水准和职业道德的标准之一。
 
  CMA职业规划
 
  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财务分析师、预算分析师、内部审计师、财务经理、财务控制财务总监司库 / 集团财长、首席财务官 (CFO)、首席执行官 (CEO) 等!
 
  国家认可
 
  2009年由国家外专局引进,刚登陆中国就被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总会计师协会等16大机构列入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CMA证书是CEO、CFO的强有力敲门砖,CMA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是完全被国家、国企、外企等认可的。
 
  2010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下发关于组织开展CMA认证培训的红头文件,并同时设立了CMA项目培训管理协调办公室,推荐其全国各地方会员单位选拔优秀职员参加CMA培训。
 
  2011年,国资委下发关于要求所属企业进行CMA培训红头文件2011年3月1日,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强中央企业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国资委向下属各大央企和国企下发了《关于举办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通知》红头文件,要求各中央企业选拔财务管理人员参与CMA培训。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报考CMA?CMA报考条件有哪些?
 
  CMA报考条件有哪些?
 
  关于2018年CMA考试条件,无非两点要求,一是学历,二是获证要求,详情如下:
 
  一、学历要求 (至少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1)持有三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
 
  2)持有学士学位证书。
 
  3)持有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
 
  4)持有CPA或中高级会计职称证书。
 
  5)ACCA的全面合格会员符合CMA学士学位的教育要求。
 
  二、工作经验要求
 
  1)您需具备2年连续的在管理会计或者财务管理领域中的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可以是在申请之前完成,也可在考试完成后7年时间内完成。
 
  2)工作经验验证是要看您是否担任过在工作中需要您利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原理做出判断的岗位。这样的岗位包括财务分析、预算准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财务管理、以及政府、财务或行业中的审计、管理咨询、公开会计审计以及与管理会计或者财务管理有关研究、教学或者咨询工作。
 
  3)偶尔运用到管理会计原理的(计算机操作、推销和销售、生产、工程、人员和综合管理)的就职岗位是不符合要求从业资格验证的要求。同样,实习岗位、培训生、文书、或者非技术岗位的从业经验也不能满足要求。
 
  文章来源:高顿财经,更多CMA资讯,请关注高顿网校。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财会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