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神观点:科技与FRM联手,助力银行业切入普惠金融领域!

http://zige.eol.cn  来源:高顿财经  作者:  2017-11-17    

财会类 金融类 医药类 建造类

  荣获‘2016年度智能大数据风控领军企业’的极融在上海某银行峰会表态:中国银行业在切入数字普惠业务上已落后非持牌机构十年,目前形式看来,急需加速器完成并入计划。

  2017年以来,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率先引爆数字普惠的社会需求,以小额贷款为主要特征的校园贷、现金贷等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出现井喷局面。应广大群众的消费欲望,一些挂牌金融机构开始与科技公司合作生产具有互联网金融特性的理财产品,并广泛投放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截止2017年8月底,五大国有银行相继与百度、腾讯、京东、阿里巴巴、互联网五大互联网巨头达成战略合作计划

  除国有行外,全国基数较大的中小型股份制银行、民营行也相继表达出加入数字普惠业务的愿景。这是一次从人工到数字的革新,不是金融行业银行领域的单方面诉求,而是整个时代的变迁。首先是AI智能化的出现,再是德勤机器人代替重复性工作多的的财务人员,银行网点、支行纷纷减少基层柜员增加自助办卡机等为后,一步一步引领人类生活走向智能化、机械化,形成高效的市场工作环境。这是普惠金融的另一大魅力,银行业迎来数字普惠金融时代。

  所谓数字普惠就是借助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了金融风险控制能力,降低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金融行业工作效率。

  极融CEO认为,银行加入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效率与风险。

  效率上,利用互联网科技的技术能力将数字普惠程度大幅加深,帮助银行实现数字普惠覆盖率达100%,减少近10倍覆盖时间。

  “通过合作,银行业原有的牌照优势与资本优势将完美匹配科技公司的数据优势与效率优势。”

  以往的金融市场中难以见到学生、农民、工人等群体,大多为白领等精英人士,他们掌握社会80%财富,但人数上比不上另一群体。这一群体长期被金融服务体系所排斥,无法享受正规的金融服务,而数字化普惠金融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将科技渗透运用到金融层面,使之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

  极融CEO认为,数字科技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途径。

  银行作为特殊金融机构,长期的挂牌及资本优势,往往在金融服务方面因为数据、系统等原因落后非持牌机构,所以寻求成熟金融科技的合作态度尤为明显。央行多次表示,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行业发展方向,必须将金融服务下沉,实现普惠金融,不仅优化整个行业领域的市场机制,还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业务效率提升及风险管控的工作。

  2017年五大行携手五大互联网科技公司这一现象级事件,就是很好的诠释。科技的力量已经不容忽视,我们不仅要发展也要顺应经济规律。

  风险上,金融行业多与数据打交道,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往往一个小失误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这些大大小小的潜在风险很难用人力去避免,金融风险管理师的存在是在管控上做自主化引导与规避,一方面实现风险引导,另一方向可以做到有效的利益转化。

  科技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惠金融下沉的覆盖率问题,而在高级金融人才的替代性上是无法实现的。优秀的金融人才是金融行业的命脉所在,扩大精英人才的市场占比也是调控行业的利器。

  科技金融的海量数据引流、快速更迭信息、对接多个资产渠道是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所在。高顿财经FRM研究中心专家表示,FRM持证人在普惠金融覆盖率扩大的事件前,能很好的填补风险缺口。

  不仅是因FRM证书存在较高的国际金融身份,在能力赋予上提供完备的风险管理知识,在技能上补缺持证人入门级缺口。响应国家发展稀缺型金融人才的号召,搭配互联网科技能力,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能在原有的程度上再次提速。

  分别在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助力银行业尽早全面切入普惠金融,开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面对效率和风险两大挑战,利用互联网科技与FRM持证人两大帮手,全面突进。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留英海归一枚,待过“四大”,混过500强。擅写各类职场故事,从真人、真事中,品味人生百态。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

  文章来源:高顿财经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财会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